1983年,曾经担任总参谋长职务的黄永胜因病去世,结束了他波澜起伏的生命旅程。回顾他的历史,不同的观点给出了各自的解读,正义与非正义的评判则留给了后人。在1981年,黄永胜与吴、邱、李四位老将军被允许保外就医,安置在地方后,他的身体状况已显著恶化,经过多方努力救治最终无力回天,留下了无尽的惋惜。
对于黄永胜的去世,昔日战友邱会作在西安千里之外得知噩耗,心中感慨万千,遂提笔为他撰写了一篇悼文,以此寄托对昔日同袍的追忆与怀念。回想当年,黄永胜与邱会作的相识可追溯至1945年2月,当时正值延安召开七大之际。两人虽身处同一场合,但由于代表团的不同并未相识,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建立了联系。当时,邱会作因其幼子罹患痢疾,心急如焚,四处探询老战友杨梅生和张令彬是否有药可用。
在解放前,痢疾虽然是小病,但由于缺乏有效治疗,往往可能危及生命。在邱会作焦急寻找药物时,恰巧遇到了热情的黄永胜。他主动上前,表示愿意帮忙,并拿出了自己仅有的几粒痢特灵,这是一种针对痢疾的特效药,随后便让警卫员迅速去取药。虽然只有三粒药,黄永胜依然满怀希望地告诉邱会作,这应该能治愈他孩子的病。邱会作自是感激涕零,心中无以言表,真可谓是黄永胜几粒药救了他的儿子。
展开剩余59%抗日战争胜利后,黄永胜与邱会作同窗共赴东北战场,都是带领各自部队向前推进。黄永胜最早到达锦州,然而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势让他们未能稳住阵脚,不得不向热河地区撤退,而邱会作也在热河参加了激烈的战斗。到了1947年,冀察热辽军区被划归东北管辖,黄永胜成为了八纵的司令员,而邱会作则担任副政委,两人组成领导班子,携手并肩作战,共同面对战火纷飞的岁月。
1948年,在辽沈战役前夕,黄永胜被调离八纵,由段苏权接任。在平津战役期间,黄永胜再次以八纵的司令身份回归,并与邱会作重新合作。不久后,部队番号重新编制,黄永胜升任兵团副司令员,而邱会作则成为了45军的政委,继续并肩作战。
新中国成立后,黄永胜在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,邱会作则转任总后勤部,先后担任副政委和副部长,最终于1959年升为总后部长。1967年,黄永胜被调任为总参谋长,并担任军委办事组组长,而邱会作是其团队的重要一员,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。直到1971年9月,他们两人一起遭到审查,人生再次出现波折。
作为开国上将中的佼佼者,黄永胜在资历上显得尤为绰丽,虽然身处井冈山的岁月已经久远,但他的从军经历比起其他将领如刘亚楼、杨成武及杨得志等人显得更加老练。自参军以来,黄永胜始终在军事指挥的前线,他的履历从班长、排长到营长、团长、师长、军长、兵团副司令员都有涉及,可谓是一位实战派的战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林配资-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-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