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永胜是我军的一位杰出将领,出生于湖北咸宁高桥镇黄铁村二组。从小他就展现出坚定的主见和丰富的点子,善于总结经验,做决定果断,个性刚烈不羁。身材高大魁梧,长相英俊威武。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院校培训,但他自少年时期起便在家乡崇阳团防局民团服役,后来参加了崇通秋收起义,随部队进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。此后,他先后经历了多次反“进剿”“会剿”“围剿”战斗,历经长征的严酷磨炼,参与抗战、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,二十多年战场历练,从一名普通班长逐步晋升至上将,最终担任过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。
然而,黄永胜本人回忆说,真正让他进入中央领导视野并受到表扬的,并非战场上那些刀光剑影的激烈拼杀,而是在担任班长时,于江西遂川草林圩参与一次打击土豪的行动,正是这次行动揭开了他波澜壮阔、辉煌一生的序幕。那么,这件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?
展开剩余88%1928年1月,井冈山根据地还处于艰难困苦之中。这里崇山峻岭环绕,区域不大,面积不过百里,人口不足两千,年产粮食不过万担。四面皆为敌军包围,红军战士们用门板做床,睡在稻草地上,脚穿草鞋,衣着单薄,食物匮乏,油盐短缺,每日仅能吃红米饭,喝南瓜汤。面对这些困境,红军领导层决定下山打土豪、铲除恶霸,通过筹粮筹款推动革命,同时创建红色集市,以此巩固和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基础。经过细致调查,首站选定了井冈山脚下的遂川县草林圩。
草林圩位于遂川县城西北23公里处,东邻遂川县城,西靠湖南边界,南接赣州,北依井冈山。此地山地较多,交通不便,自古以来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。这里的圩场是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重要集散地,农历每逢一、四、七日开市,商业街道林立,有上下正横街、糯米街、河边街、潭前街等繁华街道,涉及茶叶、烟草、丝织、洋油、米果等24个行业,拥有近200家店铺,一度热闹非凡。
即便到了近百年后的今天,走在草林圩的老街上,依旧能见到那些仿古建筑,店铺门头悬挂着岁月斑驳的木牌匾。传统理发店里摆着一块大镜子、一张老式摇椅、一把推子和一个搪瓷脸盆,虽设备简陋,却充满生活气息。木制货架上陈列着各式日用品、化肥农药、金银首饰、医药针灸用品和小吃餐饮,老街尽显朴素古韵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和两旁的店屋、民宅门楼相映成趣,宛如穿越回民国初年。草林老街上的老人回忆说,往昔每逢圩日,茶馆里座无虚席,邻村乡亲聚集在一起,谈论婚丧嫁娶、家长里短,议论纷纷,热闹非凡,直到天黑才散去。
草林圩作为周边百里范围内最著名的集镇,自然聚集了不少土豪,其中最有势力的两位是黄礼瑞和郭朝宗。他们在圩上开设当铺、油行、烟馆、布店,经营布匹、食油、食盐、药材及各类百货,借助囤积居奇、低买高卖,几乎垄断了地方市场。当地贫苦群众无不感叹:“草林逢圩如刀山,走一遭流尽穷人血汗。”
红军通过详细观察和调查,逐步锁定了草林圩的几个主要土豪。那时黄永胜担任九连一排长四班班长,年仅十九岁,带领八名战士。尽管年纪轻轻,但他身材高大魁梧,仪表堂堂,自视如正规军人,极为注重形象和仪表。即使战场上浑身泥污破烂,他也能迅速整理干净,穿着灰布军装或草绿色八路军制服都显得格外精神。手下士兵都称他有“官相”,在队伍中最整洁的就是他。
此次任务,黄永胜带领的班组负责在草林圩筹集资金和粮食。表面看起来简单,实则困难重重。土豪主动上缴钱粮几乎不可能,只有靠强硬的“打”才能奏效。战争年代,实力才是说话的根本。喊口号容易,真正动手实施却困难重重。大土豪依靠村中的围屋和山寨筑起厚实围墙,子弹打不进去,进攻者无掩护又无炮火支援,周围全是水田,难以挖掘掩体,这些围屋几乎坚不可摧。
刚到草林圩附近的大坑圩,黄永胜他们便遭遇抵抗。土豪们召集数百名民团在半路设置阻击,依托小河和重峦叠嶂试图顽抗。作为先锋,黄永胜率领几人毫不犹豫地跳入齐腰深的冰冷河水,奋力冲锋。对岸的敌人见势不妙,慌乱开枪后仓皇逃窜。此时正值寒冬,冰冷刺骨的水中冲锋,黄永胜成功缴获了逃跑敌人遗弃的枪械、弹药和衣物。虽战斗规模不大,只歼灭几人,但极大振奋了战士们士气。营长伍中豪曾答应以此战庆祝,准备“打牙祭”,但晚餐仍是普通的粗米饭和咸菜汤,令黄永胜略感失望:“这也叫打牙祭吗?”
黄永胜对吃有独到的讲究,尤其喜欢泥鳅和鳝鱼。他吃泥鳅的方法很有特色:用筷子夹起一条,放入口中一吸,鲜美肉汁全部吸入,只留下白骨。他曾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开过饭店,专营各式美食,影响甚广。即便晚年被囚禁,仍不忘向最高领导请求改善伙食,争取一顿好菜。他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到未能吃上一顿丰盛“大餐”的遗憾。
大坑圩战胜后,土豪武装意识到红军强大,悄然收兵,逃散无踪。黄永胜带领战友气势如虹,挺进草林老街,开始打土豪和发动群众。初期,他根据土豪住宅院墙高大、门口金字匾额等标志,确定目标,向土豪家张贴罚款单,要求限期缴纳两千块大洋和粮食。但土豪早已逃走,门庭紧闭,财物未动。红军遂展开抄家,虽搜获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,但硬通货肯定埋藏地下,必须捉住土豪才能获得更多。
单靠红军力量进展缓慢,必须发动贫苦农民助力。但群众因惧怕土豪报复不敢出面。黄永胜便采用策略,找来一名放牛娃,和颜悦色地交谈。放牛娃称家贫无力读书,只能放牛糊口。黄永胜耐心解释:“土豪家的孩子不读书,就是因为他们剥削穷人,红军是给穷人读书的机会。”放牛娃愈发激动,诉说土豪欺凌,透露家中有三名长工。红军遂借此线索,掌握土豪藏身之处。
当天夜晚,黄永胜率队前往距老街七八里外的小山村捉拿土豪。狗吠声大作,土豪见势不妙,弃小老婆独自逃脱。经搜查,发现小老婆藏在板楼稻草堆中,吓得瑟瑟发抖。她哭诉家贫无力交罚款。黄永胜严词警告,准备以杀一儆百,并通过拟罪状、写罪状、盖章判决和公审等形式,公开审判土豪家。最终土豪不得不派人交出一千多块大洋,随即在院墙夹缝中搜出大量铜板、银毫及部分现洋。
这次打击土豪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。黄永胜决定将部分缴获物资分发给贫苦农民,起初群众因惧怕报复不敢接受,只能挨家挨户晚上送货。后来他召开群众大会,讲明团结斗争的道理,当场分发财物。群众逐渐认定红军是真正代表穷人利益,积极性空前高涨,草林圩掀起一股打土豪热潮。
发动群众后,草林圩的土豪无一幸免,埋藏在厕所、粪坑、猪圈、楼板、瓦罐、烟囱中的银元纷纷被搜出。这场斗争不仅缓解了红军物资匮乏的困境,更重要的是粉碎了农村统治阶级的威风,让长期受压迫的农民看到了希望。农民们挑着箩筐,争先恐后地抢着物资送往红军部队。
此次行动中,黄永胜和战友们为井冈山根据地筹集了大量物资,缴获布疋700多担,银元2万多块,这是一笔当时红军一个月的巨大开销。缴获的布疋加工成灰色军装,解决了战士们的御寒问题,部分布料被送上井冈山办起服装厂;缴获的银元则用于铸币厂。草林圩自此成为井冈山根据地重要的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中心。
草林圩打土豪取得阶段性胜利后,适逢农历新年,毛泽东批准给黄永胜班每人发放五块白洋和两套新灰布军装。大家洗澡理发,换下破旧衣物,个个精神焕发,笑容满面,仿佛年轻了数岁。
更令黄永胜欣喜的是,这次真正吃上了“打牙祭”:杀鸡宰猪、腊肉香肠、年糕米果样样俱全。尤其是他钟爱的烧泥鳅,他亲自下厨,鱼肉细嫩入味,赞不绝口:“好,好,骨头都入了味,烧得真是到了家。”这次打土豪的胜利,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,班长身份开始逐级攀升,最终走向上将的辉煌人生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林配资-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-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-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